1.政策与法规
1.1国家政策及法规梳理
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cq9传奇电子游戏》再次强调,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2017年4月21日,发改委等十四部委联合发布了《cq9传奇电子平台》,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有效衔接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如加强城市低值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新服务机制和模式;健全法规体系,研究出台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名录及管理办法、建筑垃圾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理顺价格税费政策,探索垃圾计量收费等
2017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征求<2017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工作要点(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拟定了15项工作要点,包括督促46个城市于2017年底制定出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办法,研究制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年度考核办法,建立信息报送和信息交流机制,督促指导党政军机关、学校、医院率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家庭源有害垃圾管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布局布点,启动生活垃圾强制类立法调研等。
2017年中旬,国管局、住建部等五部委发布《cq9传奇电子平台》,提出2017年底前,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省(区、市)直机关率先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0年底前,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城区范围内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其他公共机构要因地制宣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017年10月29日,发改委发布《cq9传奇电子平台》,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建设50个左右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基地服务区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以上,探索形成一批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切实为城市绿色循环发展提供保障。
2018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cq9传奇电子平台》,要求加快推进北京、天津、上海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教育部办公厅等6部门印发《cq9传奇电子游戏》,要求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管理体系。
2018年7月《cq9传奇电子平台》公开征求意见。《cq9传奇电子游戏》提出,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做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建设采取符合本地实际的分类方式,配置相应的设施设备,促进可回收物充分利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018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cq9传奇电子平台》,《cq9传奇电子平台》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价格政策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作用明显增强到2025年,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价格机制更加完善,并落实到全社会各方面各环节。
《cq9传奇电子平台》聚焦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节水、节能环保等四方面:二是健全固体废物处理收费机制,建立健全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机制,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机制,全面建立覆盖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固体废物处理收费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激励机制,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同月住建部发布《cq9传奇电子平台》,对城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度进行监管及考核,加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进程。
1.2地方政策及法规梳理
采取常用地域划分标准,将其分为华南、西南、西北、东北、华中、华北、华东七大区域,收录近几年出台的省级垃圾分类相关政策。从省级政府政策出台频率来看,垃圾分类政策发布频率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人口规模密切相关。例如,华东和中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发布政策的步伐明显快于西北、西南地区。并且地缘相邻省份政策发布时间往往比较靠近政策扩散具有明显的邻近带动效应。例如,在政策扩散的第一阶段主要是广东、江苏、浙江一带先行试点,先后带动了山东、湖北等非试点区域的政策创。
省级垃圾分类有关政策文件:
2.垃圾分类现状
2.1垃圾分类概况
2017年3月,为切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颁布《cq9传奇电子游戏》,要求在中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2017年7月28日,为响应国家号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简称“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召集了13个重点城市在宁波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座谈会,签署《cq9传奇电子游戏》同期垃圾分类城市联盟正式成立,以此建立城市间常态化沟通机制。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杨海英提出,要从文明强国的角度,以垃圾分类为良好载体,发动全民参与;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标准和规范,稳中求进,坚定不移走好垃圾分类之路;要实现再生资源与垃圾分类的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要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城市联盟的平台作用,尽快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垃圾分类“中国模式”。
截至目前,全国46个重点城市均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设施体系建设,多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初见成效。
2.2重点城市案例
2.2.1北京
2.2.1.1分类方式
2017年11月,北京市发布《cq9传奇电子游戏》,意见指出,将普遍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不断扩大垃圾分类的覆盖范围。意见指出,以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作为生活垃圾分类的基本类别,通过党政机关率先实施垃圾强制分类和各区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公共机构和相关企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全市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达到90%以上,进入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增速控制在4%左右;垃圾分类相关制度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市民基本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北京市小区居民的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也 称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这三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塑料制品、废旧纸 制品、废旧织物、易拉罐等金属制品、玻璃、木制品等,通常用深蓝色收集桶收集;不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主要包括瓜果皮核、厨余垃圾、树枝花草等,通常用深灰色收集桶收集;有毒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日用小电子产品、废灯管、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和过期药品等,通常用红色收集桶收集。
2.2.1.2工作进度
以下数据出自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1、示范片区范围。2017年,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共涉及全市19个街道、527个社区的6231个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主体,其中包括1594个小区、679个机关单位、186家医院、312所学校、3460个经营场所,覆盖人口892,944户共2,512,824人。
2、强制分类范围。2017年,率先在134家中央单位、27家驻京部队、118家市直机关、1700余家区属机关,以及3家国有企业、3家学校、3家医院开展强制分类工作,形成党政机关带头落实的居民。
3、分出效果方面。1-10月份,各区共分出厨余垃圾15.36万吨,餐厨垃圾21.36万吨,大件垃圾1万余吨,有害垃圾11.38吨,旧衣物3380.7吨。
4、人员配备方面。目前,各区共有垃圾分类指导员17849人(1-10月新增2883人),垃圾分类宣传员6704人,垃圾分类督导员3316人。东城、朝阳区由街道负责招聘、管理分类指导员,其他大部分区则主要由第三方专业企业招聘、管理。怀柔区在每80-120户配置2人,每人每月发放600元补助的指导员配置标准基础上,经批准,8月份以来按照每人1150元/月进行发放,指导员日常管理由街道负责,区城市管理委负责监督检查等。
5、硬件配备方面。各区共配发分类收集容器81484个,其中居住区配个,强制分类单位配个,配备有害垃圾收集容器997个;共配发分类收集车辆2770辆,其中电动三轮车1655辆,电瓶车329辆,其他车辆786辆;共购买新增分类运输车辆851辆,其中厨余垃圾运输车191辆,餐厨垃圾运输车335辆,其他运输车辆325辆。
6、动员宣传方面。各区共组织宣传活动10275场,其中区级宣传934场,街道组织1507场;组织培训活动996场,其中区级培训385场,街道组织培训611场。
7、体制改革方面。各区积极引导社会化专业公司参与垃圾分类工作,2017年各区共招标216包,其中区级招标51包,街道自行招标161包,其他招标4包。通州、房山、平谷等三个区的环卫中心已改制,由北京环卫集团在区里设立了相应的分公司。
8、举报监督方面。各区均建立了垃圾分类举报、公众监督制度。2017年,各区共开展垃圾分类执法检查1468次,其中对强制分类单位执法检查307次。
9、资金保障方面。2017年,各区共投入垃圾分类资金3.23亿元,其中示范片区投入9580.353万元。
2.2.2上海
2.2.2.1分类方式
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和干垃圾”四种分类标准。市居住小区、单位、公共场所设置分类收集和存储容器,分类收集容器由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按照规定设置。
收运方式为:有害垃圾:单位产生的有害垃圾应当交由本市环保部门许可危险废弃物收运企业进行收运。居住小区产生的有害垃圾,可采取预约收运或定期收运方式,由环卫收运企业采用专用车辆进行分类收运;可回收物:可采取预约或定期协议方式,由经本市商务部门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或环卫收运企业收运;湿垃圾:由环卫收运企业采用密闭专用车辆收运。湿垃圾应当做到“日产日清”;干垃圾:由环卫收运企业采用专用车辆收运等。
干、湿垃圾分别运到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老港基地、浦东、闵行、宝山、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嘉定、崇明等区进行无害化处置。
2.2.2.2工作进度
以下数据来自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截止至2018年11月底,从分类收运环节来看,全市已配置湿垃圾专用车约650辆、干垃圾专用车约3000辆、有害垃圾专用车15辆,与去年相比,湿垃圾专用车增加了约200辆、干垃圾车辆减少了约200量,有害垃圾车增加了15辆。
为便利相关服务区域居民的可回收物交投,上海完成“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建设约3000个、中转站建设100余个。同时,两网融合的市场不断成熟发展,形成了由11家企业参与的可回收物市场主体格局。
按照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工作要求,2018年上海启动了新一轮生活垃圾末端设施建设工作,集中设施规划新、扩建湿垃圾处理设施8座,年内计划开工5座,其余3座设施预计2019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干垃圾以焚烧处理为主计划新、扩建7座,争取2021年前后形成2.8万吨/以上焚烧处理能力。
目前,已建成投运1.33万吨/日,2019年上半年达到1.93万吨/日。新扩建项目中力争年内2座开工建设,2019年上半年全部开工建设。此外,建设1座设计能力5000吨/日的综合填埋场,以满足生活垃圾处理后各类无法利用残渣的处理需求。
近期,面向幼儿园和中小学的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已正式发布,并通过12场活动向全市幼儿园和中小学科普老师进行了系统培训,系统地将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和现阶段有关垃圾分类理论知识普及到学校,便于科普老师将本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融入课本和课外主题活动,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对于融入育人教育和从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要求。
到2018年11月底,上海全程分类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松江、崇明、静安、长宁、奉贤、杨浦等六个整区域推进区进展相对较快。目前,上海全市湿垃圾分出量已达4400吨/日,“两网融合”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量1100吨/日。
2.2.3苏州
2.2.3.1分类方式
苏州市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容市政、财政、环保、教育、住建、供销社等28家单位为成员,有序有力推进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目前已将农村纳入管理范围,在全市全面推开垃圾分类与治理工作。苏州市实行“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垃圾分类模式,按照“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农贸市场有机垃圾和日常生活垃圾”进行专项分流,以居民的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进行“细分类”。
2.2.3.2工作进度
以下数据来自苏州市政府网站;
《cq9传奇电子平台》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为 苏州市环境卫生治理提供了有力依据。苏州市实施条例近12年来,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建立,覆盖率显著提升。
截至2018年9月底,市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小区995个、单位1389家,覆盖率达67%。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60%。近三年来,全市累计建设公共厕所1256座。同时,苏州市还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终端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建设。目前,七子山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提标改造项目正有序推进,市区规划新建的20座大中型垃圾转运站已开工6座,已投入使用7座。
< 出台了生活垃圾和农贸市场垃圾强制分类、易腐垃圾分类技术要求和减量考核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成一批垃圾处置项目。但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还有许多方面亟待提升。
2018年3月,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cq9传奇电子平台》,行动方案提出2018年内提出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立法规划及法规初稿;2018年市区新增垃圾分类小区243个,新增垃圾分类单位(含学校)1626个,新增或更新公共区域垃圾分类投放设施1200个。所有新增的垃圾分类小区、单位及公共区域在设置垃圾分类投放设施的同时,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设施设备,严格做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至2018年年底,市区建成垃圾分类示范片区不少于12个。
2.2.4广州
2.2.4.1分类方式
广州市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等四大类,确定了“先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后无害化焚烧、生化处理、填埋”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路线,确定了“原生垃圾零填埋、资源回收全利用”的垃圾分类处理目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认识到垃圾分类处理的有效性和重要意义,逐步形成社会共识。在源头分类投放方面,积极探索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形成并稳定了以社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模式为主、多种收集方式并存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式。
2.2.4.2工作进度
2018年7月1日,广州在全国率先正式实施《cq9传奇电子游戏》,为生活垃圾治理提供了法规制度保障。
截止至2018年6月底,市开展“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社区达到832个占全市小区(社区)数量的30%,“定点不定时”投放的小区(社区)占45%,楼道设桶小区(社区)占25%。并形成了一批符合基层实际、各具优势、各有特色、市民群众欢迎的垃圾分类本地模式,如越秀“珠光”、荔湾“西村”、海珠“轻工”等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模式。
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型国企、星级酒店等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2017年,全市成功创建了第一批100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在从化莲麻村等30个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收运体系建设方面,改混合收运为分类收运。优化分类收运线路978条,重点规范餐厨垃圾分类收运转运点655个。积极建立有害垃圾、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等4条完整的收运线,增配各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规范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装运车辆标识持续推进餐饮垃圾收运试点工作,在越秀、天河、黄埔、番禺等区开展餐饮垃圾统一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加强有害垃圾管理,建立完善收集、储存、处理规范化管理体系,在全市建立有害垃圾临时储存库。完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全市36个镇已全部完成“一镇一站(压缩站)”建设,6268个自然村基本建成了1个以上生活垃圾规范收集点,以“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市(区)处理”的农村垃圾收运体系逐步稳定。
在终端处理设施方面,广州市正在运营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有8座;正在建设生活垃圾焚烧项目5座(第三至第七资源热力电厂,总处理能力1.1万吨/日)、生化处理设施2座(总处理能力2000吨/日);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焚烧项目5座、生化处理设施6座。
2018年,广州将进一步创建300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社区),68个生活垃圾分类优秀示范街(镇),10条整街强制分类街道,2个“三化四分类”样板示范区;中心城区物业居住小区(社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广州大学城、龙洞大学城13所高校实现垃圾精准分类,30%的行政村推行生活垃圾分类,16个大型农贸市场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集、专收专运处理。
2.2.5深圳
2.2.5.1分类方式
深圳市城市管理局按照种类,明确了大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绿化垃圾、果蔬垃圾、废旧织物、年花年桔、玻金塑纸等八大类垃圾,实施大分处理。目前,八大类垃圾分流处理体系已率全国之先初步建成并在不断完善, 日处理量不断攀升,有效推动资源化再利用,减少垃圾填埋与焚烧的末端处理压力,为深圳全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深圳市运用高科技,接轨互联网,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实现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深圳垃圾分类”开发了大件垃圾、年花年桔预约清运等功能,末端处理以资源化利用为主。配合监管系统的后台,实时采集生活垃圾分类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初步建立了一套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智能化分类收运监管体系,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各环节运行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基础。
2.2.5.2工作进度
2013年7月1日,全国首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挂牌成立。随后,各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构也相继成立。
近年来,深圳市在垃圾分类管理领域先后出台1个政府规章、3个地方标准和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体系。2017年6月3日发布了全国首份《cq9传奇电子平台》。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深圳市已建立起“源头充分减量、前端分流分类中段干湿分离、末端综合利用”的“大分流、细分类”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对产生量大、产生源相对集中、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成熟稳定的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实行大类别专项分流处理。根据家庭生活垃圾的性质和回收利用情况,要求居民对玻璃、金属、塑料、纸张和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废旧织物、年花年桔进行分类。2017年,深圳全市日均分流分类处理生活垃圾1985吨。 2015年起,将每周六定为“资源回收日”,在全市3478个住宅小区和城中村配备了5913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形成了住宅区垃圾分类1.0版本。其中,“玻金塑纸”细分类回收处理体系中,全市3478个物业小区(城中村)配置了专门分类收集容器,每周六在小区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引导市民分类投放废弃玻璃、废弃金属、废弃塑料、废弃纸类,各区城管部门委托专门企业上门回收、集中暂存后进入再生资源体系。目前,深圳市配套建成大件垃圾拆解和资源化利用设施21处。
侨香村是较早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2018年上半年开始进行新的尝试,通 过建立集中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安排志愿者定时定点督导,小区居民的参与率 和准确率持续提升,达到80%以上,由此形成了“楼层撤桶+定时定点督导”的住宅区垃圾分类20版本,目前正在全市推广。
2018年初,生活垃圾分类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正式启动,通过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课堂,招募志愿讲师,规范培训课件,实现垃圾分类公众教育的规模化和常态化。
2.2.6厦门
2.2.6.1分类方式
厦门垃圾分类采取四分类做法,即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并在小区内设立垃圾分类中转点。试点小区区财政出资新增电动垃圾收运车、分类垃圾桶;还提供室内厨余垃圾桶统——发放至居民手中。社区物业、城建集团设立专职工作人员,建立每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物业分类收运——城建集团分类转运——指定的末端处理厂进行分类处置的收运体系。并辅助开展环保酵素推广、厨房垃圾种菜等活动,固化垃圾分类全流程收转运模式。实行垃圾分类后,经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后,进入末端垃圾焚烧和填埋处置的生活垃圾减少了40%。
2.2.6.2工作进度
2018年12月,住建部通报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厦门以总分80分的成绩,排名第一。这也是厦门连续两个季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排名全国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厦门是46个重点城市中唯一总分上80分的城市。
厦门从2017年开始,按照“公共机构带头、示范小区引领、以点带面、滚动发展”的工作思路,强势推动垃圾分类工作。《cq9传奇电子游戏》于同年9月10日起正式实施。到2017年底,主要城区90%的小区、120家市直机关、85家星级宾馆(酒店)、1124所学校、12家市属国有企业、66个农贸市场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公园、景区等公共区域和驻厦部队已全部推行垃圾分类,全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以上,参与率达8O%以上。
厦门市通过抓好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大环节,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厦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取得一定成效。为实现源头分类后的垃圾分类处理,厦门市建成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厨余垃圾处理厂、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厂、2座大件垃圾处理厂、1座工业废物处置中心,能够为垃圾分类提供基础的处理保障。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厦门市93%的居民小区和42%的农村地区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预计到2018年底,全市六个区将全面推行生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将达100%、参与率则将超过80%。
2.2.7宁波
2.2.7.1分类方式
宁波市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坚持“干湿分开”。实施路径从含量最大、属性最明确、最难管的厨余垃圾入手分类,从而提高可回收物回收效率和品质,减少生活垃圾焚烧与填埋量、促进清洁焚烧。在居民家庭配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只专用桶、厨余垃圾专用袋,引导产生源头“干湿分开”;建设分类转运与处理设施,实现全程分类。
开展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设置四类垃圾桶,通过完整设施引导市民正确分类与投放
此外,不断推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工作。搭建市级再生资源回收共服务平台,开发“我要换糖”APP,实现再生资源线下、线上回收渠道共通,重点加强废纸、废金属、废塑料(不含废旧轮胎)、废玻璃、大件垃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回收与利用。
2.2.7.2工作进度
截至2017年底,中心城区(不含奉化区,下同)667个小区共39.75万户居民家庭参与了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达82%,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从2012年的35.7%提高到2017年的88.4%。2017年,中心城区生活垃圾量为5310吨/日,其中厨余垃圾190吨/日、餐厨垃圾320吨/日、其他垃圾和未分类的混合生活垃圾4800吨/日;另外收运处置有害垃圾5.2吨,可回收物直接进入再生资源回收体系(2017年回收再生资源164万吨,未单独统计从生活垃圾分出的可回收物数量)。
展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建设,设置四类垃圾桶,通过完整设施引导市民正确分类与投放。购置148辆分类收集车,新建6座总规模为3450吨/日的分类转运站,建立有害垃圾收集日制度、“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模式,建立健全四类垃圾相互独立的收运网络。依托现有餐厨垃圾处理厂,设置厨余垃圾处理中试线,布局建设总规模为1460吨/日的厨余垃圾处理处理厂和餐厨垃圾处理厂迁建项目,切实支撑“干湿分开";共享再生资源、生物质焚烧、危险废物等利用与处理设施,构建相对完整的分类处理设施体系。
整合和规范市场力量,出台回收站点验收考评办法和回收分拣中心认定办法,认定80个回收网点、11家回收分拣中心,形成“回收站点+专业回收分拣中心”双线回收体系,居民或物业的回收预约由回收公共服务平台派单给签约回收站点或分拣中心。逐一打通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出路。废玻璃经分拣除杂、熔融着色、定型冷却后,形成玻璃珠或炫彩雨花石。席梦思、木质家具等大件垃圾经破碎、磁选分出钢铁后,木质部分再经破碎、烘干、造粒制成垃圾衍生燃料RDF。
2.2.8杭州
2.2.8.1分类方式
根据《cq9传奇电子游戏》,本市生活垃圾分为以下四类:(一)可回收物,指未污染的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如纸类、塑料、玻璃和金属等;(二)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充电电池、废扣式电池、废灯管、弃置药品、废杀虫剂(容器)、废油漆(容器)、废日用化学品、废水银产品等;(三)餐厨垃圾,指餐饮经营者、单位食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集贸市场产生的易腐性垃圾等有机垃圾;(四)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餐厨垃圾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混杂、污染、难分类的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木料等。市市容环卫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有利于减量化、资源化和便于识别、便于分类投放的原则,以及本市生活垃圾的特性、处理方式,制定生活垃圾分类指南,定期修订并公布。农村地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可以由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实际适当调整。
2.2.8.2工作进度
目前杭州市区垃圾分类生活小区2672个,参与垃圾分类的家庭130余万户,开展垃圾分类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1827家。
2018年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将达到90%。计划年底市级示范小区总数达到200个、省级高标准示范小区达到60个。
《cq9传奇电子游戏》是2015年制定的,实施以来累计办理行政罚案例1597件,其中处罚个人(含居民、个体工商户)840件、企业及单位757件。
2018年1-5月份的处罚力度最大,为718件,数量上几乎与过去几年的总量差不多。处罚的对象基本上是物业公司。
目前已更换了8000多个垃圾分类桶,并且在各区全面开展垃圾清运车辆颜色、标识规范工作,重新喷涂分类颜色及更新车辆,让垃圾桶的颜色与清运车辆一致,提高垃圾分类运输的视觉识别,方便市民对垃圾分类清运工作监督。
近几年来,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急剧萎缩,主城区回收网点从2014年的453个下降到2017年6月的119个,市民投售废品难的问题开始显现;回收量也从2009年的180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102万吨。
目前,杭州市商务委牵头制定的《cq9传奇电子游戏》已被杭州市委列为重点改革议题,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居民小区和单位普遍设置回收网点,全市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将达到2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