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分析
根据《cq9传奇电子游戏》、《cq9传奇电子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国家对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实行分级审批颁发。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3]44号),原由环境保护部负责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审批事项已下放至省级环保部门。
根据《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从2006年到2016年,全国持有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数目逐年增加,相比2006年,2016年全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增长149%。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险废物(含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共2195份,相较2015年的2034份共计增加161份。其中,江苏省颁发许可证数量最多,共221份。
2006年到2015年,全国危险废物核准经营规模和实际经营规模均呈现增加趋势。2016年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经营规模达到6471万吨/年(含收集经营规模397万吨)。从实际利用处置情况来看,2016年危险废物实际经营规模为1629万吨,其中,利用危险废物1172万吨,处置医疗废物83万吨,采用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86万吨,采用焚烧方式处置危险废物110万吨,采用水泥窑协同方式处置危险废物43万吨,采用其他方式处置危险废物112万吨。虽然核准规模远超危废产量,由于部分小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核准规模的行业和地区匹配差异导致危废处置仍有缺口。
我国的危险废物处理量低于产生量,2017年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为6936。89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7。4%,但是处理能力整体始终供应短缺。危废经营没施数量与保障能力逐年增加,但总体规模小、产业分散。鉴于大量危险废物遭非法处置,实际的合法处理率可能更低。
2.2危废处理地域格局分析
根据2018年统计年鉴,2017年,内蒙古、山东、浙江、湖南、江苏、四 川六省危废产量在300万吨以上,西藏、海南、重庆、甘肃、吉林、云南、新 疆、青海八省贮存率高子全国均值13%,其中青海作为产废第七大省,贮存率却高达91%。前六大产废大省的处理处置率均高于国家均值87%。
各省市危废贮存量呈高度集中特点,与行业集中度相匹配。青海、新疆、云南,这三个省份同时也是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高度发达的地区。据《青海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18年-2022年)(征求意见稿)》,青海石棉废物和无机氰化物废物产量分别为242.5和18.6万吨,占全省工业危险废物总量的88.2%。2015年环保统计年鉴提到,当年云南有色金属冶炼废物产生量122.9万吨,占全国的32%。作为黄金储量最为丰富的省份,2014年山东黄金产量占全国35%,无机氰化物产量占比常年在50%以上,黄金冶炼含氰尾渣废物位列山东清理危废存量第一位。
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各省市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中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情况如下。其中上海、江苏、湖北排名全国前三。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湖北、四川和云南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情况占比超过国家均值2%。
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与处理能力分布不均,而且各省市对危废的处理投资力度也不同。总体来说,产生量以及历史贮存量大同时处理能力小的地区蕴藏更大机会。
危废产生量和工业发达程度紧密相关,目前全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危废处理处置的区域性比较明显,且我国对于跨省转移危废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措施与程序,进一步加强了危废处理的区域性,导致产能不匹配问题不能通过危废转移来解决。
我国危废行业施行资质管理制度之后,危废企业需要相关的危废处理资质。统计各个省市环保厅发放的危废处理资质和产能,目前总计2181家企业获得省级危废处理资质,核准总产能7263万吨/年。按照每年超1亿吨危废实际产生量,理论上危废处置资质有近3000万吨的缺口。
2.3危废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危废处理行业处于低集中竞争阶段:cq9传奇电子平台整理目前产能较大产能的危废处理企业,截至2018年中旬数据,危废产能行业前8的企业产能不到500万吨/年,占2016年拥有资质处理的危废厂处理规模的28%,预计占全行业年危废产量5%,行业仍处于低集中竞争阶段,但近两年行业格局也在慢慢发生变化。
2.31“小、散、乱”仍旧制约行业发展
我国危废处置行业市场较为分散,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参与者较多,但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根据2017年7月的数据统计,我国危废处理企业产能低于2万吨、2-5万吨、5-10万吨、10-25万吨和25万吨以上的企业数量分别为1210家、307家、147家、120家和25家,67%的企业危废处理产能低于2万吨。
另外,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前十企业处理资质占比仅为6%,主要原因是危废处理半径短,跨省转移需要复杂的程序,加之以前长期存在的省内转移审批制度,导致省内危废市场都相对独立。所以各地都有一些本地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常常因为经营规模小,资质单一,实际利用产能较低。
资金和技术限制小企业发展。危废前期投资大,且技术要求高。以焚烧为例,每吨处臵产能投资额高达3500-6000元。同时由于选址比较敏感、环评等前期手续的审批周期长,焚烧产生的烟气和炉渣处理不当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环保部门对于牌照的发放较为谨慎。
2.3.2行业热度高,兼并购频发
危废行业的高景气度与高利润率吸引到各路资本,资本的介入也加快行业的整合,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危废行业并购数量超过10起,偏向于行业扩张和产业整合,永清环保属于个例。
危险废物处理设施从建设到竣工需要两到三年,但实际从环评到真正投入运营经历将近五年。因此,收购现有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进而技改或者扩建乃至由点及面的扩大业务是进入危废处理的最快途径。
此外,危险废物跨省转移可能会增加污染泄露的风险,就地处理是最便捷的方法。异地收购也因此成为现有废物处理公司业务扩张的一种方式,预计新建与兼并收购现有危废处理资源在未来会持续,行业中具备综合处置能力、融资成本优势 优势的领先企业有望实现不断的异地扩张,同时横向业务发展,实现强者恒强,并最终导致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
2.4跨省转运政策紧收促进行业景气度提升
作为环保行业的一个分支,危废行业受政府管制较多,在项目审批、资质获取及跨省转运方面均需政府作出批准方可执行。
全国危废转运情况反映出东部沿海地区危废处置设施供不应求状态。大量危废向临省江西、安徽转运,同时向华中、西北、东北地区远距离转运。但是在2018年环保政策压力下,危废净转入省份纷纷收紧转运门槛,且对跨省焚烧、填埋尤为严格。外部环境的收紧必将进一步加剧区域内危废供需不平衡,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
整体来看,危废仍以就近转运为主。东北地区的整体转运量较小,接收江苏、山东危废较多,转出至河北、内蒙古较多。华北地区区域内危废转运分为两条主要路线:1)内蒙古-河北(精馏残渣);2)北京-天津;同时,接收浙江、江苏、山东转出的危废。华东地区是危废跨省转运最为活跃的地区,主要是以安徽、江西整体作为主要接收省,江苏、浙江、山东作为主要转出省,华东省份向区域外大量运出危废。华南地区的危废外运活跃,主要路线是1)往广东一湖南转运有色金属冶炼废物;2)向广西一贵州转运有色金属冶炼废物。华中地区整体呈净转入态势。河南、湖北主要接收江苏、浙江转出的危废,湖南则主要接收云南、广东转出的危废。西北地区除区域内就近转移外,陕西大量接收四川转出的危废,青海、新疆主要接收江苏、山东的危废。西南地区的主要转运路线为,广西、云南一贵州(有色金属冶炼废物)。
从全年转运量来看,危废跨省转运最活跃的地区为华东地区。转出危废最多的省份为:浙江(181万吨)、江苏(150万吨)、山东(44万吨);转入危废最多的省份为:安徽(120万吨)、江西(93万吨)、河南(54万吨)
危废净转出省份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地区,以浙江、江苏、山东、贵州、云南为代表;而危废净转入省份则主要分别于华中及华东部分地区,以河南、河北、江西、安徽为代表。
从转出占比来看,浙江、北京、贵州、江苏危废转出占当年危废产量比例均超40%。从转入占比来看,江西、安徽、天津、河南危废转入占当年危废产量比例均超70%。cq9传奇电子平台认为,大量转入和转出的原因可能有:1)当地产能不匹配;2)受价格因素驱使
2.5危废处置价格屡创新高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6年,仅214个大、中城市的工业危废量就达3344.6万吨。有估算称,我国危废产量实际已超过1亿吨,与现有处理能力形式鲜明对比。截至2017年, 我国持证单位的危废处理能力为6471万吨,实际处置量却只有1629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25%。即使除产废企业自行处理的部分,仍存在千万吨级处置缺口。
多个省市出台的危废处置“十三五”规划,也可佐证“缺口”所在。为实现2020年供需匹配的目标,各地纷纷新增处置规模,例如广东、浙江增幅达156%,山东新增5.4倍、四川新增5倍等,从侧面说明了这些地区的有缺口之大。
然而危废处置企业由于地域限制,呈现出有的处置企业已达规模上限,逐渐“吃不下”了,有企业却仍存在“吃不饱”、产能过剩等情况。部分处置价格出现虚高,以焚烧处置价格为例,广西地区近期上涨约10%,河北3个月上涨约60%。
根据中国环联发布的危废处理行业2017年度发展报告中预估,我国危度处理费用在2015/2016年间控制在填埋处理的价格一般在2000-4000元吨,焚烧处理的价格一般在2000-5000元/吨左右,各地价格差异较大,主要是受危废产量与处理量缺口大小影响。
根据最新数据,截止至2018年底,危废处理焚烧价格一度飙升到15000元吨(例如HW12油漆渣)左右。
原因如下:
一、2018年甚至2017年积压的仍未消化。
二、没有新的处置产能出现。
三、政策只会更严、执法力度只会更大,不会倒退。
对于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来说,随着政府加大危险废物核准和支持的力度。危废处理价格有望在3-5年逐步回归理性。